一款看似解放双手的“神器”,正在成为道路上的隐形杀手。
一名杭州男子酒后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自动驾驶,自己却躺在副驾驶座位酣睡,车辆在无人操控状态下行驶20分钟后停在道路中央。最终,这名男子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这样一件售价仅几十元到百元不等的小装置,如何骗过先进的智能汽车系统?它又为何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让我们一起揭开“智驾神器”背后的真相。
自动驾驶
01 “智驾神器”如何骗过你的爱车这些被称为“智驾神器”的小装置,本质上是一种欺骗车辆安全系统的作弊工具。它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蒙骗车辆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

第一种是配重欺骗型,通过在方向盘上安装含有金属块或磁铁的配重环,模拟人手对方向盘的握力。第二种是电容欺骗型,在“科技布”或“装饰贴”内植入电容感应贴片,模拟人体皮肤微电流。
这些装置重量经过精心计算,刚好能模拟人手对方向盘的压力或产生与人体皮肤相似的微电流信号,从而使系统误认为驾驶员的双手从未离开方向盘。

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为规避监管,将这类产品伪装成“方向盘装饰品”或“方向回正标记”销售,价格在60至100元之间。有商家甚至在沟通中使用同音字替代敏感词,并提醒消费者需关闭车辆目视系统。
车辆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
02 真实案例揭示“神器”的巨大风险2025年9月13日凌晨,杭州男子王某某在酒后使用“智驾神器”驾车,自己从主驾驶位挪到副驾驶位睡觉。车辆在无人操控状态下行驶了20分钟,最终自行停下并打开双闪灯,被群众发现报警。
经检测,王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14.5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更严重的是,他在2024年7月就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行政处罚,此次属于再犯。9月19日,法院判处王某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类似案例不只这一起。湖北襄阳一名驾驶员在视频网站晒出自己双手脱离方向盘、吃东西喝饮料的危险行为,最终因妨碍安全驾驶被处以驾驶证记3分、罚款200元。
03 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从法律角度看,使用“智驾神器”绝非小事。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此类产品若造成严重后果,责任人员可能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对驾驶人而言,双手长时间脱离方向盘、视线偏离道路的行为构成妨碍安全驾驶,将面临罚款并记分。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需承担主要责任,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平台如明知或应知平台内商家销售此类商品却未采取必要措施,依法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
04 认清辅助驾驶的真实能力目前市面上所有在售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均属于L2级辅助驾驶范畴,远未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水平。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人和智能驾驶系统共同完成车辆的动态运行。驾驶人必须时刻监管系统并在必要时随时接手车辆,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即使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驾驶人也必须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的义务。系统可能无法应对所有复杂路况,比如高速公路上的异物、行人横穿猛跑、恶劣天气或施工路段等。
技术的进步本应让出行更安全,而不是制造新的风险。任何试图欺骗系统的“神器”,都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安全没有捷径,责任不能自动解除。你是否见过身边人使用“智驾神器”?对辅助驾驶功能又有怎样的使用体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与故事。
Copyright © 2025 山鸟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