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负债从2020年的1366亿飙升至2025年4月的近7000亿,负债已达到净资产的6倍。这样的数字背后,是整个行业依靠金融杠杆维持的虚假繁荣。
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如今每卖一辆车亏损高达10万元。 中国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超过2000万辆/年,但2023年实际销量仅9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50%。
元Pro最低售价:5.58万起最高降价:4.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3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6.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3.96万起 | 67辆这场金融游戏的玩法令人眼花缭乱:车企先靠“讲故事”获取免费地皮,让施工方垫资建厂,随后将厂房抵押给银行换取现金流。设备则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甚至可以“自己租给自己”。

上游供应商陷入困境,供货后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收到货款。 若急需用钱,只能接受商票或找第三方托盘,而第三方很可能与车企存在关联。

下游4S店同样玩着金融魔术。他们将车辆合格证质押融资,甚至敢以低于进价的价格售车。 虚开发票后抵押套现,操作得好甚至能“空手套白狼”。
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警惕。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股平均跌幅超30%,资本正从高风险标的撤离。 随着补贴退坡,这场依靠借贷和补贴维持的盛宴即将结束。
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率普遍低于燃油车,部分车型三年贬值率达60%,这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同时,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商业化延迟,也让消费者对“续航焦虑”的耐心逐渐耗尽。

金融游戏终有尽头。一些车企已开始裁员、关厂、剥离资产,试图断臂求生。 行业泡沫破裂后,电池、芯片、锂矿等上游行业将遭遇订单砍单潮,引发产能出清。
面对即将到来的洗牌,消费者应优先选择盈利车企的产品,降低售后网络崩塌风险。 投资者则需远离高估值、高负债车企,关注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龙头。
这场泡沫的破裂并非行业的终结,而是真正竞争的开始。正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真正的强者依然崛起,而跟风者终将谢幕。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属于那些专注技术创新而非金融游戏的企业。
Copyright © 2025 山鸟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