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壁垒正被彻底打破,一场由技术、市场和政策共同驱动的消费普及浪潮已经到来。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均价降至15.8万元,这是六年来首次跌破16万元大关。与2023年18.4万元的峰值相比,两年间新能源车均价下降超过2.6万元,降幅高达14%。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渗透率在9月达到58.1%的历史新高,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价格下探与市场扩张并行,勾勒出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最鲜明的轮廓。
价格下行: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

新能源车价格持续下探,是技术、市场、政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核心技术成本下降是推动车价下行的首要因素。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的高点至今下跌约65%。
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成本大幅降低为整车降价提供了空间。
与此同时,电驱系统、充电模块等关键零部件的成本也在持续优化。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过去依赖进口的功率半导体、控制芯片等核心元件逐步实现本土化供应,进一步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
市场结构变化同样拉低了整体均价。微型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100%,A0级车渗透率达到80%,就连A级车市场的渗透率也达到了44%。
入门级车型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自然拉低了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平均价格。
此外,企业竞争策略转变更是直接推动了价格下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降价车型的平均降幅达到2.3万元,降幅为12%。
车企通过“增配降价”的方式提升产品性价比。
深蓝S05最低售价:11.29万起最高降价:1.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5.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9.38万起 | 24辆市场洗牌: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随着新能源车价格普遍下探,市场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9.7%,逼近半数关口。
在整体市场扩张的背后,企业盈利能力却呈现两极分化。韩国汽车研究所报告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因供应过剩已进入“出血竞争”阶段。
商业模式创新:颠覆传统销售体系
当价格下探至5万元以下区间,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开始迎来根本性变革。
2025年11月,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电池租用购车价仅4.99万元,整车购买价8.99万元。
AION UT最低售价:6.68万起最高降价:0.3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3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5.68万起 | 26辆这一价格彻底打破了电动汽车的价格“底线”。
未来趋势: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展望未来,新能源车价格走势将呈现出短期波动与长期趋稳并存的特征,同时市场结构也将迎来深度调整。
市场价格体系将呈现“基础车型价格趋稳,高端车型溢价扩大”的特点。智能驾驶、超快充、高级座舱等创新功能将成为新的价值支撑点。
结构性调整将成为主旋律。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变化,将更多由车企的产品布局驱动,而非全面普降。
随着市场成熟度提高,车企将更注重在特定价格区间内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而非简单追求低价。
罗兰贝格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将超过75%,成为绝对主导。
届时,汽车产业的竞争核心将从价格战全面转向技术战、生态战。
行业分析师预测,随着电池技术进一步优化和供应链本土化程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价格仍有一定下探空间,10万元以下车型将成为市场新增量。
同时,价格下探正推动市场从“哑铃型”结构向“纺锤型”健康转变。
未来三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竞争核心将从价格战全面转向技术战、生态战。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Copyright © 2025 山鸟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