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长滩港的浪花,又一次拍打着贾跃亭的造车梦,只是这回的剧本,熟悉得让人心疼。
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近日宣布,FX Super One(图片)首批整套零部件将于11月15日启运离港,预计11月底抵达洛杉矶长滩港口,随后将正式迈入“批量试制及生产阶段”。

是的,又是那个熟悉的“关键里程碑”,又是那个熟悉的“年底首车下线”目标。
在FF的词汇表里,“量产”这个词已经被解构得面目全非。从2017年FF 91惊艳亮相,到如今2025年的FX Super One,八年间,法拉第未来的“量产”更像是一个移动的靶标,每次都在视线可及之处,却永远无法抵达。

01 梦醒时分:FF的“量产”迷雾
贾跃亭向投资者描绘的图景很美好:零部件11月中旬离港,年底前运抵汉福德工厂,结合美国研发的零部件和技术进行首批生产,实现“年底首车下线”的目标。

然而,在这幅美好图景的角落,藏着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前提是签订相应合同,获得必要融资及许可”。
融资、许可以及合同,这三个前提条件如同三座大山,压在了FF本已脆弱的信用基础上。
回顾FF的融资史,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到位的资金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量产。如今已是11月中旬,这些前提条件能否满足,依然是个未知数。
02 区块链专利:创新的遮羞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量产仍存诸多变数的情况下,FF却高调宣布已提交“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和Web3技术的车辆共享分时租赁系统专利”。
贾跃亭描述这套系统时称,用户可以在车辆闲置时一键发起共享租赁,自动完成信用校验、计费结算与收益分配,形成一个“用得越多、赚得越多、生态越强”的正循环。
车还没造出来,就先考虑闲置时的共享租赁方案,这种本末倒置的创新,好比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不去思考如何获得食物,却在设计吃完后的减肥计划。
在商业世界里,当一家公司不断用未来科技概念转移市场对当下核心问题的关注,通常意味着它已经在解决核心问题上败下阵来。
03 信用透支:贾跃亭的“狼来了”
从2014年成立至今,法拉第未来已经烧掉了数十亿美元,却始终未能实现规模化量产和交付。
** FF的造车故事,早已不是技术或产品问题,而是一场信用与时间的赛跑**。
资本市场对FF的耐心正在消耗殆尽。其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市场对FF的质疑从未停止。
这次FX Super One的“量产冲刺”,究竟是贾跃亭的背水一战,还是又一次的“狼来了”,答案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揭晓。
汉福德工厂的生产线已准备就绪,港口的货轮即将启航。所有表象都指向一次真正的量产,唯有历史记录在强烈警示:这很可能又是FF演出的一场“木偶戏”。
区块链专利救不了量产危机,华丽辞藻掩不住信用破产。当法拉第未来的零部件还在海上漂泊时,贾跃亭的承诺,一如这些零部件一样,始终靠不了岸。
Copyright © 2025 山鸟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