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突破加速,续航千公里时代将至!这些公司领跑产业变革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正在超出市场预期,下一代动力电池竞争已拉开帷幕。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续航瓶颈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固态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

2025年以来,我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半固态电池已开始装车应用,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各大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布局这一赛道,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征,2027年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元年”。
01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明显,突破液态电池局限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从而带来了三大核心优势:安全性能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显著提高以及循环寿命更长。
固态电解质不可燃、耐高温的特性,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大幅降低电池短路和起火的风险。有业内人士乐观表示,“固态电池的到来,电车起火将成为历史”。
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可突破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的上限(约350Wh/kg),这意味着车辆续航里程可轻松突破1000公里。例如,奇瑞汽车展示的犀牛S全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600Wh/kg,搭载该电池的电动车续航有望达到1300公里。
同时,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也明显延长。这些优势使得固态电池不仅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也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科技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
02 电池企业技术路线多元化,突破不断宁德时代:双路线布局稳步推进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在固态电池领域采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双轨战略。2023年4月,公司发布的凝聚态电池是一种介于液态和全固态之间的电池技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已实现量产装车。
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宁德时代主要投入硫化物技术路线。公司创始人曾毓群表示,计划到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目前,宁德时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已扩大至1200人,20Ah样品能量密度达450Wh/kg。
比亚迪:复合路线实现低温性能突破比亚迪自2016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采用硫化物-卤化物复合电解质的技术路线。2024年,比亚迪成功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中试产品,能量密度达400Wh/kg,循环寿命突破1200次。
比亚迪通过复合卤化物电解质技术,将-30℃环境下的放电效率提升至85%,较日韩竞品高出15个百分点,显著改善了固态电池的低温性能。公司计划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规模化生产。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实现90%良品率国轩高科在2024年发布全固态“金石”电池,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等技术实现材料端突破。2025年5月,公司宣布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全线贯通,设计产能0.2GWh,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良品率高达90%,目前已开始装车路测。
国轩高科计划2026年落地2GWh量产线,实现小批量装车。公司采用“固态与半固态双线并行”策略,其G垣准固态电池也已量产应用。
以下是主要电池企业固态电池技术进展汇总表:
企业名称
技术路线
能量密度
产业化进度
量产时间表
宁德时代
硫化物+卤化物复合
500Wh/kg(凝聚态)
半固态已量产,全固态样品开发
2027年小批量生产
比亚迪
硫化物-卤化物复合
400Wh/kg
中试产品下线
2027年示范装车
国轩高科
硫化物电解质
350-400Wh/kg
实验线贯通,良品率90%
2026年小批量装车
亿纬锂能
硫化物和卤化物复合
400Wh/kg(目标)
中试线建设中
2028年量产高比能版本
赣锋锂业
氧化物/硫化物双路线
500Wh/kg(样品)
半固态电池已装车
2025年向eVTEL企业送样
03 半固态电池成过渡方案,产业化进程加速全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界面阻抗、成本高昂和产业链不成熟等挑战。因此,半固态电池作为折中方案成为当前产业化重点。
半固态电池保留5%-20%的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可达350-45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并能沿用液态电池80%以上的生产设备,成本仅提升15%-20%。
多家企业的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应用。2023年4月,岚图追光量产上市,配装孚能科技提供的半固态电池。2023年6月,蔚来150kWh半固态电池包正式量产,单电芯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的ET7实测续航超1000公里。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预测:“未来5年内将是半固态电池的天下,相关产品可以迅速落地推向市场。” 半固态电池成为连接现有液态电池与未来全固态电池的重要桥梁。
04 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突破点界面技术突破固态电池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2025年,中科院研究团队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界面接触难题。
清陶能源采用原位固态化技术,通过注液保持良好的接触,再通过化学反应将液体电解质转换为固体电解质。太蓝新能源开发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电解质材料创新电解质材料是固态电池技术的核心差异点。目前主要存在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技术路线。
恩捷股份发布超纯硫化锂、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以及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等核心材料。上海洗霸在氧化物电解质领域已成为隐形冠军,实现吨级量产且成本低,独家配套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
05 低空经济或成固态电池最先爆发场景随着低空经济兴起,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电池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而固态电池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eVTOL等低空飞行器对电池的高比能、高功率、快充和长寿命提出极高要求。湖南大学教授黄靓认为,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需逐步突破400Wh/kg至600Wh/kg,其研发投产进度基本决定了低空飞行器的爆发时间。
国轩高科在高比能电池(500Wh/kg)方面完成A样开发,计划应用于eVTOL,满足其对高倍率性能的需求。宁德时代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执行航空级标准与测试。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原副秘书长马仿列预测,到2030年,低空经济领域电池需求将达200GWh,未来将全面向固态电池演进。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多数企业规划2026-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2030年前后实现规模化生产。
资本市场已对此反应热烈。华泰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有望迎来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和全固态电池研发加速。
未来五年,半固态电池将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商业化奠定基础。根据欧阳明高院士的预测,到2030年,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成为主流路线,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和800Wh/L。
Copyright © 2025 山鸟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